玩吧256游戏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论坛帐号
查看: 663|回复: 0

绵延百年书墨香(乡村发现·村庄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8-7-16 12:09:0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行走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浒湾镇竹桥村,湿润静谧的青石板巷,让人仿佛在历史中穿行。仰头观摩鳞次栉比的古屋、古门与古楼,几百年来的巍巍气象依旧。
  在竹桥,100余幢明清建筑保存完好。房屋为清一色的板石墙基,有的石板高达两米。村落巷子狭窄,房屋之间几乎连成一体,很多地方仅容两人并行。村里的排水沟也都用石块砌成,由北而南,汇入村口数口古塘。高墙窄巷,坚渠深塘,构成了先人们的防御系统,也形成了竹桥村紧密而有序的村落格局。
  让人颇有些不可思议的是,在整个竹桥村,新住宅不到30栋。从繁荣到沉寂,再到近些年的声名鹊起、游人纷至,不论世事变化,竹桥村民大多仍住在祖辈留下的老屋中。或许正是因为延绵不绝的代际传承,悉心的照料与修缮才让这里的古民居得以更好地保存。
  竹桥人爱印书。“西江估客建阳来,不载兰花与药材。点缀溪山真不俗,麻沙村里贩书回。”明清时期,江西浒湾商人往返福建建阳贩书的场景,成为诗人笔下的一道风景。随着建阳书业的衰败,浒湾的贩书商人反而承接了这一产业。
  江西一带民谚“临川才子金溪书”,说的就是临川出才子,金溪产书本的地域特色。明清之际,浒湾镇成为赣版书籍的印刷重镇。小镇、古村之中,印书业延续了百年繁荣。竹桥古村,又是浒湾镇里一个重要的印书村落,是浒湾印书业的起源地之一。
  在竹桥村,占地近400平方米的养正山房至今保存完好。这里规模宏大,营造讲究,正是过去村里刻印古籍和保存书版的一个地方。乾隆时期,这里便书版盈架。居住在这里的余氏先祖,曾在北京开书肆、收古籍,又回乡开印书坊。村里至今还保留了《三字经》《百家姓》《四书集注》等多套雕版,有些线装古籍现在仍可在古村直接印刷装订。
  浒湾传统木刻雕版印刷术包括制版、写样、雕刻、刷印、校对、套色、装订等多道工序。83岁的“忠信堂”印书坊主人、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嘉泉,是如今浒湾最后一位精通金溪刻书“全流程”工艺的人。王嘉泉说,制版要精选质地坚硬的木材,写样要历经两三年的学习时间,校对则考验刻书人的文化水平。
  “金溪浒湾男女皆善于刻字印书”,这是旧版《辞源》中的一句记载。王嘉泉说,在他小时候,包括竹桥在内的浒湾镇很多村庄,都承接印刷、装订等印书的外包工序,识文断字在村民中间并不是稀罕事。印书、卖书,让竹桥村村民拥有了别样的文化底蕴。村民雕刻书版,传承知识;而书版也浸润着文明,滋养着人心。
  随着石刻印刷、铅字印刷乃至现代印刷技术的普及,木刻线装书几乎不再具有原本的阅读价值。王嘉泉保留的几块书版和几套活字,都静静地躺在老宅的楼上。只在偶尔有人要印族谱时,才会短暂地投入使用。如今借着乡村旅游的契机,养正山房成了可供孩子们静心阅读的图书馆。游客们也可以在竹桥村体验简化版的刻书、印书流程,体验线装古卷是如何制成的。在这一刻一印之间,有心者或许能领略到绵延百年的书墨香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*滑块验证: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论坛帐号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玩吧256游戏论坛

GMT+8, 2024-3-28 19:14 , Processed in 0.097815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