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吧256游戏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论坛帐号
查看: 845|回复: 0

石器时代的河北(这是一篇值得收藏的文章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8-6-26 09:23:0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距今约1万年前,河北境内的先民们陆续进入新石器时代。随着岁月流转,人们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探索着、创造着,一步步摆脱蒙昧朝文明迈进。从逐草而居到建屋定居,从采集狩猎到锄耕种植。在此过程中增长了技艺,磨制出使用方便、类型多样的石器,学会烧制陶器,种植作物,饲养家畜;并通过祭祀,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。
  这是一篇河北省博物馆公众号内的文章,在博物馆里总能收获不一样的风景,河北的历史,河北的文化,河北的人文地理,每一次都让人如此震撼,这一篇石器时代的河北是继上一篇石器时代的河北之后的第二篇,这里记载了南庄头文化遗址。
  大约距今1万年前,地球渡过了严酷的冰河期,人类在温暖的气候下走出山洞,来到广阔的山前平地上生活。1986年,华北平原西部的徐水县南庄头村东北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。这里的人们在狩猎和采集之余,开始刀耕火种,收获农作物果实,学会了制陶,迈进人类历史的新阶段原始农业社会。
  南庄头遗址距今10500~9700年,是华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,对研究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、农业起源、畜禽饲养、制陶史等具有重要意义。
  遗址中有一条小沟,附近满布木炭渣、碎木屑,散落着动物骨骼、鹿角、石块、陶片等。专家推测这是人类烧烤、煮食、敲骨吸髓的场所。
  加工石器的工具。这件石锤为石英砂岩,整体呈不规则卵圆形,周身均有砸击点,而侧边的砸击点较为密集,为锤砸石器所留下的使用痕迹。
  粮食加工工具。这件石磨盘为残器,石英砂岩质。残体呈扇面状,边沿较厚,中间稍薄,磨面凹陷,使用时间较长。底面为天然面,光滑。石磨棒为石英砂岩质,两端残,断面略呈圆形。磨痕明显,两侧面有零星砸击点。
  骨角器是南庄头遗址的重要文化特征。南庄头人不仅直接以鹿角、动物肢骨等作采掘、点种工具,还通过砍、切、削、磨、钻等方法将骨、角加工成生产工具、生活用具。鹿角上留有规整的切削痕迹。
  骨镞即用动物肢骨制成的箭头。这件骨镞为尖三角形。尖端打磨光滑,轻薄锐利。剖面呈菱形。尾部两侧雕制出凹槽,用以捆扎木杆。中、后部的两侧面有疏密不一、深浅不等的斜向划痕。
  角锥主要用来挖掘植物根茎,也用作点播种子的农具。这件角锥保存完整。将鹿角近尖部的主干切削、打磨而成。根端切割痕迹规整。角尖部光滑,根部较粗糙。
  南庄头遗址发现了许多犬类骸骨碎块,经鉴定属于家狗,说明当时已经有了原始饲养业。饲养业的出现,可减少人们对狩猎、采集的依赖。驯养家狗既可以食用,又可以助猎。这件狗的下颌骨保存较完整,牙齿有明显磨痕。
  南庄头遗址出土的牛骨为水牛骨骼。依此推断,当时整个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适合水牛的生长,可能在遗址周围存在河流或范围较大的湖泊及沼泽地。这两块水牛肩胛骨,骨质坚硬。
  南庄头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中以梅花鹿为多,说明当时人们狩猎的对象主要是鹿科动物。这两件鹿下颌骨,牙齿排列有序,釉质较白而坚硬,咬合面较平。
  南庄头遗址出土了40余件陶片,这些陶片烧制火候较低,质地极疏松,颜色不纯,夹杂砂石等碎末。多素面,应为罐、钵等器型的口沿、腹片、器底等。据分析研究,这些陶片采用堆烧法烧制而成。
  这两段木头的两端经过砍切,较平齐。一面有人工凿割痕迹,另面有适合捆绑用的凹槽,推测是复合工具的构件。
  2003~2004年,考古工作者在易县北福地村南发掘了一处七、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*滑块验证: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论坛帐号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玩吧256游戏论坛

GMT+8, 2024-4-20 02:05 , Processed in 0.100355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