玩吧256游戏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论坛帐号
查看: 673|回复: 0

变化的年味 春联里的墨香记忆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8-3-3 15:50:5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  这个年过得比上班还忙,但久未回乡过年的我,在“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的彤彤春联更替间,在句容郊野村镇一体化的加速间,已深切地感受到,多年传承的年味儿,正悄然发生着变化。
  在所有与春节有关的记忆里,“大年三十贴春联”无疑是最为鲜红的一抹亮色。桌椅板凳垫得平平整整;糨糊打得不稠不稀;墨是加了酒调制的,黑而亮;精心裁好颜色最正的“万年红”(红纸的一种)……父亲写得一笔苍劲有力的毛笔字,每逢过年,父亲就成了村里的大红人。“倪伯伯,我家爷爷请您帮我们家写对联……”年三十一大早,循声望去,村东村西的乡亲已经拿着厚厚一沓红纸登门了。父亲过年回到村里,辈分高、学历高的他颇受尊重。尤其需要手书春联的当年,红纸递上桌案,自带墨汁,来人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,就等父亲挥毫泼墨,写就一副好联。
  比起用镇纸,父亲更习惯让家人帮忙:一边润笔,一边若有所思。我们都不敢说话,生怕打乱他的思路。思忖片刻,父亲一提笔,笔走龙蛇,圆润遒劲的行楷,通俗易懂但不缺文气的一副副春联,就呈现在大家眼前。拿着墨香犹存的春联,乡邻们像宝贝一样捧回家去。十几副春联顷刻把普通的农家小院,装点得一片灿烂。
  奶奶去世后,有好几年,一家人都在城里过年。而在几年间,不论在城市,还是在老家村落,“财源滚滚”“富贵发达”等词语,开始快速充斥春联的文雅。近两年,春联内容又迎来了一次改革。单纯讲究“发财”“致富”的对子逐渐失宠,取而代之的,是人们对“和睦”“幸福”的珍惜与企盼。“平安值千金”“家和万事兴”等成了受欢迎的联语。
  今年又是等到年二十九,我歇下来可以带娃了,父母才匆忙赶回乡下老家,“到苏果超市挑几副好的就行了。”母亲后来告诉我,年三十听父亲说,村里的小店连红纸墨汁都没有,便劝他去买现成的春联;无奈的父亲驱车到句容城里的超市,发现好的对子所剩无几,只能选了一对“吉祥如意狗年顺,万事平安幸福来”的烫金春联,贴在老屋铁门两侧;而句容新房的大门,胶水无法沾粘,只能用胶布粘上一对“达观处事年年好,美邻和善事事兴”,表达邻里和美的朴素祝愿。
  年初一时,我带着好奇的娃满村转悠,竟没有发现一家是手书的春联,稍不留神,还遇见一家“撞联”的:显然,也是匆忙在超市里买的。回家说与父亲听,他感慨印刷体春联缺乏创新及变化,没有年味,更没了时代记忆。
  从北京回来的姐姐不以为然,她对村里的变化,看得更清。虽说老家的年味,渐渐缺了墨香,但“你看,各家几乎都通了网,不少老人揣着智能手机,年轻人网上买买买,网购天天送上门”。细心的她还注意到,就连姑姑这回给宝贝们发压岁钱的红包壳,也是故宫文创;一问,果然是打工的表妹淘宝的年货。
  顺着省道122往村东走,遇见去草莓大棚忙活的老村长,聊天得知八成以上年轻人都已进城务工,打工收入普遍比埋首农田高;留下的热衷研究特色农产品,脆梨葡萄栗子草莓样样好卖,老村长自豪地说:“咱这里现在是香飘长三角的鲜果小镇。”过年家家都直接买了样式精美的春联贴上;年夜饭也是网购回来的咸货美味,省去了年忙的辛劳,“不光是顺应时代的变化,更是我们物质丰沛生活幸福的体现哪。”老村长笑眯眯地帮家人打理着两大棚的红颊草莓,准备趁着春节,卖个好价钱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*滑块验证: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论坛帐号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玩吧256游戏论坛

GMT+8, 2024-4-20 00:18 , Processed in 0.106305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